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保羅 克利(Paul Klee)中心 博物館位於綠意濃濃的伯恩郊區 |
休斯顿menil博物館 灰色的松木板疊砌出 |
---|
保羅 克利(Paul Klee)中心
引用: http://www.sj33.cn/architecture/jzsj/200607/9170_8.html
德國波恩的保羅 克利(Paul Klee)中心正式對外開放,該中心由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
博物館位於綠意濃濃的伯恩郊區。由三座相連的浪形建築組成,看似由當地風景連成一體的小山。皮阿諾把它命名為“風景雕塑”。三座小山似的建築通過一條被稱作“博物館大街”的150米長通道相連。光線、虛浮及自然是表現主義大師保羅 克利作品中的三大元素,也正是這三個元素啟發了倫佐 皮亞諾建造博物館。
“克利是20世紀最多產也是全能的藝術家之一。他的天分是多方面的,因此很容易引起誤解――似乎你可以任意地選擇一種方式來理解他。克利萊曾是建築學校一位多才多藝的教師。他的課並不是把所有的藝術形式混在一起,而是讓不同的藝術形式相互深入,相互浸潤,其中潛藏著詩一樣的涵義。
在克利的作品裡,你能找到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很深刻,也很複雜。因此我們有了這樣的想法:寧願找一個地方,挖地破土,創造出一件‘地景藝術’的作品,而不只是建一幢高樓。”
倫佐皮亞諾為自己的設計作了這樣的注解。由於克利的作品非常脆弱,常常是畫在紙上的水彩畫,甚至是畫在紙上的油畫,把這些脆弱的作品暴露在光線下顯然非常危險。因此“博物館大街”那部分,倫佐 皮阿諾儘量避免使用自然光。
倫佐 皮亞諾的另一個著名作品是和裡查德 羅傑斯(Richard Rogers)一起設計建造的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除了藝術展覽外,保羅 克利中心還為音樂、歌劇、舞蹈及文學提供平臺。
這棟建築本身就像是一件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形如波浪,蔚為壯觀。建築結合緩坡地形一半埋於地下,一半呈現出波浪形的立面,與周圍景觀十分和諧;細部處理盡顯高技派的建築風格,但相較於他的另一個作品蓬皮杜藝術中心的設計就顯得內斂許多。這棟建築由三座鋼和玻璃結構的建築共同構成,內置美術館、音樂廳、兒童博物館與會議室。
引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5d89fe0102vi9c.html
伯爾尼古城氣韻深厚,整座城市散發著無以言表的吸引力。保存完好的滿城中世紀建築是這城的驕傲,但這城並未因此以古賣古。城市尺度適宜自不必言,古老的外表下一切現代化的物質享受絲毫不差。市中心的火車站附近一樣有玻璃幕牆的現代建築,非常高技的手法,卻與古城融和得毫不突兀。
伯爾尼一樣有大尺度的新建築,多數在新城,保羅•克利中心Zentrum Paul Klee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這座位於伯爾尼郊區建築用以容納展示數量眾多的保羅•克利作品。
保羅•克利是位德裔瑞士籍畫家,與康定斯基同時代,作品數量眾多,表現主義、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皆可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對這位畫家知之甚少,在博物館的短暫逗留時間以看建築為主,沒有時間去看作品,因此對他的作品並無直觀認識。這座藝術中心中匯集的大量畫家作品主要來自於藝術家後人的捐贈和保羅克利基金會的收集,藝術中心的設計是意大利籍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手筆。
休斯顿menil博物馆(Meniu Collection Museum)
引用: http://www.sj33.cn/architecture/jzsj/200607/9170_9.html
灰色的松木板疊砌出402 X 142英尺模距化的長方型外牆,最引人注目的是吊掛於鋼結構上曲面狀的預鑄凝土散光器。此一如飛機翅膀優雅曲面造型的散光器,是皮亞諾與結構大師Peter Rice合作的創新發明,不但將自然的光源神奇的漫射於展示廳內,更彰顯了清晰的結構與科技的美感。
展廳內以高聳的天花導入自然光源、純白的牆面、松木染黑的地板,營造出美術館純淨的空間氛圍。內庭熱帶雨林式的植栽,透過展廳內的落地玻璃與自然天光,形成熱帶島嶼文化展示品絕佳的背景。自然光均勻擴散的一個完美的屋頂系統是此畫廊特別的建築特色。
引用: http://www.soujianzhu.cn/news/display.aspx?id=1366
在1981年,Dominique de Menil,Menil基金會的主席,決定在休斯頓建立一個博物館,希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收藏非洲原始藝術和現代主義藝術博物館之一。
她主要的要求是:所有的作品可以被展覽在自然光下,燈光根據季節和氣候還有一天內不同的時間裡進行著變化。她還希望這個博物館,將出現“內大外小”。它是一個空間,將促進來訪者和藝術作品本身之間的直接和放鬆的關係,從而導致在一個非不朽的國內環境:將完全與自然接觸。為了實現這最後的目的,它是決定位置的建築物內綠樹成蔭的住宅區,包括了大量的預先存在的住宅用於活動,將補充這些博物館用於住宅,從而導致了“博物館之鄉”的環境。
展覽區的自然照明賦予了建築的特徵。這個決定涉及了重大風險:事實上,陽光直射,會對藝術品本身的有害。我們的目標是在展覽館提供介導的光擴散,而不會失去外部氣候條件的意義。因為這個原因,一個特殊的“太陽能機器”建立,以評估在不同緯度的光的行為,對多次折射波的力學,並提供對紫外線的保護。這種評價導致的基本結構元素的定義,用25毫米厚的水泥所謂的“葉子”。被重複300次,這些葉子作為建築物的覆蓋平台,作為一個濾光器和熱屏蔽。這些元素,也是梁本身的一個組成部分,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在顯示達到藝術品,同時提高藝術品提供自然採光根據天氣狀況外。 博物館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展覽廳位於首層,有近200項作品都是圍繞一個縱向的脊椎展出,或者說是150米長的“中央長廊”。在樓上,另一方面,房屋博物館的藏品豐富的空間,特別適合於學者們的工作。在Menil博物館的實際情況下,發現是不可能同時展出10000多件收藏品,首先確保其完美保存,當它們連續展覽時。這就有了“珍藏室”,位於博物館的樓上,那裡的作品被安全存放的理想氣候條件下。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