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邱文傑

學經歷
2012 成大建築系駐校建築師
2011 建國百年傑出建築師
2008 國立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副教授
2008.08 - 迄今 大涵學乙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顧問
2005 - 2008.07 大涵學乙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
2001 台北市文化局審查委員
1996 - 2004 大涵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1995 - 迄今 美國紐約州合格建築師
1994 - 1996 阜與邑建築事務所負責人
1992 - 1993 STONE, MARRACCINI AND PATTERSON ARCHITECTS,洛杉磯, 美國
1990 - 1992 RAFAEL VINOLY ARCHITECTS, 紐約, 美國
1988 - 1990 哈佛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
1987 - 1988 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
1980 - 1985 淡江大學 建築系學士
o 2011 建國百年傑出建築師獎
o 2007 建築中國-全球華人青年建築師獎
o 2007 遠東建築獎-921 地震博物館(一期~三期工程)(傑出獎-最高榮譽)
o 2006 WA 中國建築獎(優勝獎)-921 地震博物館(一期工程)
o 2006 WA 中國建築獎(特別獎)-彰化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及福興穀倉 設計
o 2005台灣建築獎-彰化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及福興穀倉 (建築師公會最高榮譽)(與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合作)
o 2004台灣建築獎-921 地震博物館 (建築師公會最高榮譽)(與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合作)
o 2003 彰化產業交流中心(競圖第一名)(與石建築師事務所合作)
o 2002 台東舊站更新 (競圖第一名) (與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合作)
o 2001 遠東建築獎-新竹青少年福利中心(入圍)(與金瑞涵建築師事務所合作)
o 2000 遠東建築獎-新竹之心 (傑出獎-最高榮譽)
o 2000 台灣建築獎-新竹之心 (建築師公會最高榮譽)
o 2000 921 校園重建設計建築獎-中峰國小設計(最佳環境、文化與社區獎)
o 1983 日本新建築2001 年的建築樣式第二名

新竹之心-東門城廣場美化工程

一座現代都市中的古蹟
應該如何保存它的「古」
卻又能使它與周圍的「新」
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讓民眾將它視為生活空間的一部分
喜歡親近它
而不是變成供奉在都市中的陳舊古董
將整個長形廣場下挖
再利用護城河兩側的步道系統
從圓環的馬路底下穿過
與圓環周圍的都市街廓相連
護城河於是從最初的防禦功能
發展到後來的灌溉功能
再轉化成現代都市的親水走廊
民眾可以沿著河岸步道
享受人性化的休閒活動空間
在東門城廣場與護城河步道相連接
廣場就成為整條都市藍帶的節點
民眾可以沿著河岸
或從周邊的都市街廓進入廣場
在此聚集活動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在臺中市霧峰區光復新村的地震博物館
全館座落地震遺址之上沿斷層而建
以充滿特色的建築與遺址
做藝術化的結合
並將部分地震後留下的樑柱
土壤完好如初地作為教材展示
僅作部分安全性的補強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
依附著原操場興建全館沒有樑柱系統
以82根12公尺高2.4公尺寬
10公噸重的預鑄預力水泥板組成
整體為圓弧形組成複雜
其特殊性及困難度均屬國內外首見
地震工程教育館
真實情境讓觀參觀者正視建築物結構
與樓房安全的重要
影像館利用原本光復國中
活動中心改建成的影像館防災教育館
了解救災及避難知識建立正確防災觀念
重建記錄館
記錄921地震災後的重建歷程

 

 

 

 

 

新竹之心

引用: http://ya-carpediem.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4640.html

邱文傑改造了位於新竹都心的古蹟東門城──「新竹之心」。那座巍然聳立的城牆,在新建的玻璃觀景台燈光投射下,產生新舊建物古今對話趣味。從此,戶外表演、傳統意象與親水休閒三種使用空間共聚一堂。有趣的是,筆者也曾在此參與過一場大型的聯合大學藝術節,活動時看著觀眾自在地穿梭迎曦門、隨意於階梯上就坐,而表演者更是興致勃發地在環視全場的舞台盡興演出,當時的感受誠如邱文傑所言,「『新竹之心』是當代設計與古蹟共存的場所,以新的觀念反映當代社會的問題與需求,用新的材料對應出古蹟的歷史意義。

undefined

新竹之心-東門城廣場美化工程

座落地點:台灣,新竹
建築設計:大涵建築事務所、大涵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師:邱文傑、金瑞涵
基地面積:600坪
設計時間:1998.3~1999.1
施工時間:1998.2~1999.10
地點:新竹市東門城圓環
用途:廣場


  贏得「2000台灣建築首獎」與「第二屆遠東建築獎傑出建築設計」兩項建築大獎的「新竹東門城廣場美化工程」,由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劉育東負責規劃,大涵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在文建會以歷史空間美化案補助經費下,於1999年底完成改造為市民廣場,並命名為新竹之心。

undefined

讓新與舊自然融合在一起
  一座現代都市中的古蹟,應該如何保存它的「古」,卻又能使它與周圍的「新」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同時讓民眾將它視為生活空間的一部分,喜歡親近它,而不是變成供奉在都市中的陳舊古董?這是第一個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這個課題,新竹市政府決定由這個都市的實際使用者(當地的居民)來回答,所以在規畫設計之前,市政府用了一年的時間,透過民眾參與的方式,來了解民眾的實際需求,並在形成集體共識後,進行公開競圖。

  依循新竹市民的意見,取得競圖第一名的設計公司,即以保存東門城樓古蹟為前提,兼顧建築計畫、都市計畫和景觀需求,力求廣場更新設計的親切感,讓民眾置身其中能真正享受都市開放空間休閒自在的氣氛。


一個安全又可親的都市場所
  由於「東門城廣場」位於交通繁忙的圓環中央,因此如何讓民眾能輕易地接近它,安全地使用這個開放空間,並且不受周遭車輛的打擾,是這個都市空間再生計畫成功與否的關鍵。

  建築師選擇的解決方式,是將整個長形廣場下挖,再利用護城河兩側的步道系統,從圓環的馬路底下穿過,與圓環周圍的都市街廓相連。在這之前,護城河步道系統的整建工程即已完成,護城河於是從最初的防禦功能,發展到後來的灌溉功能,再轉化成現代都市的親水走廊。

  民眾可以沿著河岸步道,享受人性化的休閒活動空間。在「東門城廣場」與護城河步道相連接後,廣場就成為整條都市藍帶的節點。民眾可以沿著河岸,或從周邊的都市街廓進入廣場,在此聚集活動。

  東門城樓依然是都市中醒目的地標建築,然而不同於以往的是,現在的民眾活動就圍繞在它的牆腳下,而不再只是遠遠地望著它。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引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7%AB%8B%E8%87%AA%E7%84%B6%E7%A7%91%E5%AD%B8%E5%8D%9A%E7%89%A9%E9%A4%A8%E4%B9%9D%E4%BA%8C%E4%B8%80%E5%9C%B0%E9%9C%87%E6%95%99%E8%82%B2%E5%9C%92%E5%8D%80

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設在臺中市霧峰區光復新村 的地震博物館。全館座落地震遺址之上,沿斷層而建,以充滿特色的建築與遺址做藝術化的結合;並將部分地震後留下的樑柱、土壤完好如初地作為教材展示,僅作部分安全性的補強。 展示內容包括地震科學、地震體驗與防災教育,做為以後專家研究跟教學使用,及幫助一般大眾建立正確的地震防災觀念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依附著原操場興建,全館沒有樑、柱系統,以82根12公尺高、2.4公尺寬、10公噸重的預鑄預力水泥板組成,整體為圓弧形,組成複雜,其特殊性及困難度均屬國內外首見。2004年遠東建築獎入圍、2004年榮獲台灣建築獎、2006年榮獲第三屆WA中國建築首獎等獎項。展示主題 — 「地球科學」、「車籠埔斷層」、「地震科學」、「照片紀實」、「蓋亞劇場」。

地震工程教育館:真實情境讓觀參觀者正視建築物結構與樓房安全的重要,展示主題 — 「毀壞教室展示區」、「安全的家」、「先進樓房減震技術」、「公共安全」、「遊戲角」。

影像館:利用原本光復國中活動中心改建成的影像館,集結了921地震相關照片及影音資料展示主題,展館內還有地震體驗屋,展示主題 — 「震起的台灣」、「重返九二一」、「人間溫情」、3D「劇場區」、「地震之前因後果」、「重建與新生」。

防災教育館:可了解救災及避難知識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展示主題 —「洪災審判庭-環境變遷·防洪思維特展」 、「防災西遊記特展」。

重建記錄館:記錄921地震災後的重建歷程,展示主題 — 「驚心動魄921」、「政策與法制」、「安置」、「重建」、「省思與變革」、「視聽區」。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圖片來自網路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
晨陽設計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enyang/ 

arrow
arrow

    chenyang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