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馨
毛主席紀念堂 外廊由44根福建黃色方形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 |
---|
毛主席紀念堂【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特別獎】
引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F%9B%E4%B8%BB%E5%B8%AD%E7%BA%AA%E5%BF%B5%E5%A0%82
毛主席紀念堂南側為正陽門城樓,北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與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正陽門城樓各相距200米。
毛主席紀念堂南北長260米,東西寬220米,佔地面積572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3867平方米。主體建築長寬各105.5米,高33.6米,是柱廊型正方體,坐南朝北,南北正面上方鑲嵌著刻有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題寫的“毛主席紀念堂”六個金色大字的漢白玉匾額。
外廊由44根福建黃色方形花崗岩明柱環抱,每根柱高17.5米。明柱間裝飾有廣州石灣花飾陶板,明柱通體採用青島花崗岩貼面。
屋頂有兩層玻璃飛簷,簷間鑲有葵花浮雕。基座有兩層平台,台基高4米,邊長105.5米;台幫全部採用四川大渡河 畔的棗紅色花崗岩砌成,四周環以北京房山漢白玉萬年青花飾欄板。南、北門的台階中間,各有兩條漢白玉垂帶,上面雕刻葵花、萬年青、臘梅、青松圖案。毛主席紀念堂南門外的30面紅旗,代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毛主席紀念堂北門(正門)
毛主席紀念堂南門(後門)
毛主席紀念堂側面
從天安門城樓遠眺毛主席紀念堂和人民英雄紀念碑
毛主席紀念堂南門西側雕塑
北門東側雕塑,表現了民主革命
北門西側雕塑,表現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
1995年7月7日奠基,2000年7月竣工,8月16日正式對社會開放。
雕塑園位於丰台區宛平城與京石高速公路之間的三角地帶,西臨永定水,南望京石路,北倚宛平城。佔地20公頃。
雕塑園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雕塑群區、中心廣場、宛平城牆、綠林等主要景區。
雕塑群區22500平方米,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過程,分為“日冠侵凌”、“奮起救亡”、“抗日烽火”、“正義必勝”四個部分,擺放38尊直徑2米,高4.3米的柱形雕塑,青銅鑄造,均重6噸。群雕以《國歌》為主題,以中國傳統碑林形式布陣,借鑒中國傳統雕塑形式創作,表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這組群雕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設計製作,江西裕豐金屬工藝品廠和南昌銅工藝品廠分別鑄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由國家主席江澤民親筆題寫碑名。碑高15米,寬8米,厚6.6米,由巨大的花崗岩和壓碎的侵略者戰爭機器殘骸鑄銅雕塑組成,象徵著正義必勝,一切侵略者必將失敗。正面鐫刻江總書記題寫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下部鑲嵌2米高的鑄銅浮雕。紀念碑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工程部設計,河北衡水華日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鑄造。
中心廣場2500平方米,花崗岩鋪砌成精美圖案,選用的石材來自中國抗日戰爭主要戰場。
宛平城牆距今360多年,東西長640米,城牆上依然可見日冠槍砲轟擊城垣的斑斑痕跡。有通道可登上城牆俯瞰雕塑園和盧溝橋全景。
雕塑園綠林85600平方米,種植了雪松、白皮鬆、合歡、銀杏、珍珠梅、連翹、西府海棠等數十種喬灌木和名貴草坪,林草相映,參差錯落,起仗跌宕。
置身雕塑園中,舉目眺望,紀念碑巍然高聳,38尊群雕凝重悲壯,宛平城牆歲月滄桑,凝思遐想,萬千感受油然而生。
圖片來源:網路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