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丹下健三/たんげ けんぞう/Tange Kenzou

東京聖瑪利亞教堂
設計出一個具有神啟的空間
讓人不論站在哪個角度
都看不到教堂空間全貌的神祕空間
在外觀上使用雙曲拋物面的薄殼結構
超過3600平方公尺的空間
以8片RC的薄殼面
以十字形直角交叉
構成雙曲拋物面
使建築的構件較為輕巧
聖瑪利亞教堂的薄殼結構
不是幾何形狀
而是不規則的傾斜三角形
有如一隻等待飛翔的鳥
教堂外部以閃閃發光的不銹鋼
象徵聖母與基督的光輝
相較於外表的輝煌
內部則是形成洞穴一般的空間
薄殼曲面之間的玻璃
將外面的光線引入
在神聖的空間之下
為什麼需要柱呢
神指引我用牆來延伸成屋頂
而屋頂再延續成牆
就這樣空間的結構產生了連續
震撼於整體的空間設計
東京都新市政廳  
朝京亡廣場旅館方向佈置了
43M七層高的部分
圍成一個半園形廣場
靠近海亞特世紀旅館方面
佈置了243M高的雙塔作為第一廳舍
雙塔總面寬108.8M
中間部分高150M
在日生大廈的南面
佈置的階梯狀的第二廳舍
34層163米高第一第二廳舍之間
設置中央林蔭道
把廳舍的三個部份
緊密的連接起來
並與廳舍南面的新宿
中央公園二大片綠化連成一體
建築立面是深淺花崗巖
與反射玻璃的組合
建築主體結構和外裝修壽命
以100年以上至200年考慮
內部裝修及設施以5-20年考慮更新
行政功能現代化--辦公自動化
所需的無柱靈活空間
預測資訊化時代的資訊功能的充實
發生災害時可以做為
瞭解整個東京確實情報的防災據點

 

東京的聖瑪利亞教堂

東京的聖瑪利亞教堂本來完成於1899年,為木造的哥德式建築,不幸於二戰時燒毀。為慶祝日本政府承認天主教一百周年,於1961年開始競圖,當時參加的建築師都是一時之選,除了丹下健三之外,還有谷口吉郎,也包括丹下健三的老師前川國男。

引用:http://chuananhu.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21.html

undefined

拿下優勝的丹下健三當時並非天主教徒,他並不了解天主教的教義,而是想要設計出一個具有神啟的空間:「要讓人不論站在哪個角度,都看不到教堂空間全貌的神祕空間。」

在建築的外觀上,丹下健三使用了「雙曲拋物面的薄殼結構」,使用混凝土鋼筋的薄殼建築在1950年代開始成熟的利用到建築上,知名的建築像是雪梨歌劇院 ,台灣東海大學 的思義堂都是同一種技術。

丹下健三與結構技師坪井善勝相互地討論,將技術與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超過3600平方公尺的空間之中,將8片RC的薄殼面以十字形直角交叉,構成雙曲拋物面,可以使建築的構件較為輕巧。

undefined

聖瑪利亞教堂的薄殼結構不是幾何形狀,而是不規則的傾斜三角形,有如一隻等待飛翔的鳥,造型與設計即使在今日看來都相當前衛,何況當時沒有電腦可以計算結構時,在施工上相當不容易。

教堂外部以閃閃發光的不銹鋼象徵聖母與基督的光輝,在東京的天空下,光芒射進社會與人類的心靈之中。相較於外表的輝煌,內部則是形成洞穴一般的空間,薄殼曲面之間的玻璃將外面的光線引入。丹下健三的想法認為:「在神聖的空間之下,為什麼需要柱呢?神指引我用牆來延伸成屋頂,而屋頂再延續成牆,就這樣空間的結構產生了連續。」

undefined

與西方所參觀的天主教教堂不同,沒有太多的裝飾與彩繪玻璃,內部由清水混凝土所形成的樸素空間,在高達四十公尺的廣闊空間中,連續且開放,透過外部的光線將視線引導至前方的十字架上,在這樣的空間中,人的心自然地沉澱而寧靜,謙卑地敬仰著造物主。

已經超過半世紀歷史的東京聖瑪利亞教堂,是丹下健三作品當中我最喜歡的。大多數的教會都會將大門正對馬路,然而設計聖瑪利亞教堂時,丹下健三讓參拜者先走到盧爾德之泉,再走入聖堂。

平日的午後,從JR目白站出來之後,我們在安靜的文教區與住宅區中散步,在遠處不意察覺到這棟建築。走進只有寥寥數人的教堂內,似乎感受不到宗教的神啟,而是震撼於整體的空間設計。

undefined

設計教堂時,丹下健三並非天主教徒,直到晚年才受洗,而建築大師的葬禮就在自己所設計的教堂中舉行。丹下健三不只是一個建築大師,他更帶領了一批後起之秀,並且成為第一位獲得普立茲建築獎的亞洲人。

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代代木體育場和聖馬利亞大教堂都是丹下健三早期的作品,也是創造力最高的時候,丹下健三不只蓋起一棟一棟的建築,他思考自身的文化、傳統,對於建築的機能性與城市、社會之間的關係都有很深刻的反思。

東京都新市政廳

引用:http://www.puuke.com/content/42050.html

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的作品。1985年11月設計開始,1988年3月開工,1991年3月建成。新市政廳包括一號樓、二號樓和議會樓三部分,總建築面積達35萬m 2,48層的一號樓是主樓,高達243m。該市政廳是日本戰後最引人注目的大工程之一,也是東京向21世紀發展的象徵。


丹下健三說,“從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時,方盒子一樣的房子不適用了。”“我的心情是想探索能夠開創今後歷史的東西,要向世界表示建築表現上更為豐富的可能性”。

undefined

圖片來源:網路

undefined

圖片來源:網路

鳥瞰

undefined

圖片來源:網路

東京的東京都新市政廳擬建于新宿副都中心。總用地面積4.2公頃,總建築面積要求37萬平米,在設計條件中要求新的廳舍應該成為21世紀發展的東京自治和文化象徵,國際城市東京的象徵。

丹下方案朝京亡廣場旅館方向佈置了43M七層高的部分,圍成一個半園形廣場,靠近海亞特世紀旅館方面佈置了243M高的雙塔作為第一廳舍,雙塔總面寬108.8M,中間部分高150M,在日生大廈的南面佈置的階梯狀的第二廳舍,34層163米高。在第一第二廳舍之間設置了中央林蔭道,把廳舍的三個部公緊密的連接起來,並與廳舍南面的新宿中央公園 二大片綠化連成一體,建 築立面是深淺花崗巖與反射玻璃的組合。建築主體結構和外裝修壽命以100年以上,至200年考慮。內部裝修及設施以5-20年考慮更新。

 丹下認為,就新廳舍建築而言,最基本的是要考慮行政功能現代化--辦公自動化所需的無柱靈活空間,預測資訊化時代的資訊功能的充實。同時在發生災害時可以做為瞭解整個東京確實情報的防災據點。以此考慮了結構的堅固性。建築轉折部分,佈置了大量與此配合的的綠化,成為充滿人情味的空間。 

undefined

市民廣場

undefined 

議會廳入口

undefined

大會議廳內景

undefined

第一和第二市政廳的連接走廊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

arrow
arrow

    chenyang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