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孫德鴻

中原大學 建築系畢業,美國賓州大學藝術學院建築碩士。
早年先後跟隨在仲澤還及姚仁喜的建築師事務所底下做事,到了1995年,於台北成立他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之後事務所歷經幾度結束營運,幾度重新開啟,期間亦多年任教於台灣各公私立大學建築系。
•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 馬祖戰爭和平紀念園區主題館
• 法鼓山 -大溪齋明寺 增建
• 2001年,宜蘭縣「蘭陽博物館 」競圖首獎。
• 2002年,以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獲得建築師雜誌第24屆「台灣建築獎」首獎。
• 2003年,作品「十三行博物館 」再奪得「遠東建築獎」傑出設計獎。
• 2009年,榮獲侯金堆文教基金會「傑出榮譽獎」綠建築類。
• 2012年,以法鼓山 「大溪齋明寺 增建」工程案,獲選建築師雜誌第34屆「台灣建築獎」首獎。
• 2015年,孫德鴻建築師榮獲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該年度,郭旭原、阮慶岳亦同獲此殊榮)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
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
象徵山與海的建築群
及特異設計成傾斜不正的八角塔
以高聳大片尖銳角度的
清水模牆面呈現
隱喻考古現場無法重現的情境
營造出搶救十三行遺址當時的意象
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
架構成完整的理念
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
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
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
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
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
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
塔內動線的安排
引導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轉換中
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
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

大溪齋明寺增建

利用兩個主要屋脊的
延伸線交點作為圓心
以此得到新禪堂的屋脊線
並順勢將新護龍
沿著邊坡退縮設置
很快就得到一個弧形的配置方案
盡量以單純與低調的背景量體出現
因此在面對三合院側
我們設置了高度均一的屋簷與長廊
廊側設有寬度均一遮陽板
兼視線障板而面對山谷側的建築量體
順應邊坡形狀及空間機能
而深度不一
外牆以清水混凝土為主
並大量採用5cm寬之杉木清水模板
聖嚴師父要求本案應該
蓋少一點
蓋低一點
活動多辦一點就好
以次數取代大空間的設置

 

 

 

 

 

 

 

 

 

 

 

 

 

 

 

馬祖戰爭和平紀念園區主題館

以彩色石磚堆砌為外牆
如迷彩的野戰服
又如碉堡的造型厚實
圓弧的和緩
線條的直飛天際
都代表著戰爭與和平
讓人感動與回憶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引用: http://forestlife.info/Onair/082.htm

「十三行博物館 」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 出海口的南岸,1957年地質學者「林朝綮」在這裡確認發現史前的煉鐵遺跡後,將它定名為「十三行遺址」。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距今一千八百至五百年前,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根據考古學習慣,史前遺址的命名大多採用發現地的最小地名,而十三行遺址之得名,就是因為遺址所在地,台北縣八里鄉頂罟村的別名為「十三行莊」,但也有學者主張「十三行」應是原住民地名漢語音譯的結果。考古學是一門相當倚賴證據的學科,有多少證據就推論多少的事情,因此十三行遺址的發現,可以說是台灣史上的大事,它讓這塊島嶼的歷史軌跡更加清晰。十三行之後陸續有多位考古學者在此進行發掘,出土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遺物。至於十三行人為什麼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仍然是個謎,只是從一些證據看來,十三行人很有可能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

「十三行博物館 」特殊的造型,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象徵山與海的建築群、及特異設計成傾斜不正的八角塔,以高聳大片尖銳角度的清水模牆面呈現,隱喻考古現場無法重現的情境,營造出搶救十三行遺址當時的意象。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理念,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塔內動線的安排,引導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轉換中,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博物館一側面臨湛藍雄偉的台灣海峽,及淡水河 口天然潟湖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另一側面臨清翠秀麗的觀音山 及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一級古蹟「大坌坑遺址」,西南側臨台北港,為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

undefined

「十三行博物館 」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營造出搶救十三行遺址當時的意象。

undefined

「十三行博物館 」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為北台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

undefined

「十三行博物館 」特殊的造型,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

undefined

外觀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

undefined

主館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

undefined

相傳在清朝時,這裡曾經是重要的貿易商港,有多達十三家行郊在此經商,所以大家就將這裡稱做「十三行」。

undefined

從遺址出土的遺跡,可以證明當時的居民已有煉鐵的知識,且開始應用銀、銅器,遺址中也發現金飾、銅碗等罕見遺物。

undefined

十三行文化屬於北台灣地區的金屬器時代,時間大致從二千三百年前開始,到漢人進入本地區之後才結束。

undefined

根據文獻記載,十三行地區從清雍正年間已陸續有漢人移入耕墾,經過幾次大規模的開發,村庄日漸繁榮。

undefined

這裡陳列著遺址出土的文物,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觀眾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

undefined

「十三行博物館 」的內部構造,全部傾斜十七度,象徵遺址曾經遭受破壞。

undefined

這座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的博物館,造型特殊且各設計均具有強烈含義,也因此建好之後就陸續獲得多項建築大獎。

大溪齋明寺 增建

引用: https://gardencitypublishers.blogspot.tw/2012/11/blog-post.html

undefined

作者:孫德鴻建築師
這是一趟奇異的歷程,時間只有五年,感覺卻很漫長。
位於桃園縣大溪鎮員樹林台地的三級古蹟齋明寺 , 大約成立於道光年間,原名齋明堂,屬於今日早已式微的齋教系統,日治時期曾加入日本曹洞宗系統並改名為「齋明寺 」,戰後沿用至今,現存的主要建築是一幢興 建於1911年間的小巧三合院,『裝飾平素,酷似民居』,週邊還有一些附屬建築,沿著這塊兩側皆為山谷的台地向前走,地勢微微向下,經過齋明古道岔口時, 如果不選擇拾階而下,最後會抵達萃靈塔與敬字亭,若不是綠蔭遮天,這裡本來可以輕易眺望大溪街鎮,根據大溪鎮誌的記載,此處曾經是大溪八景之一,當年騷人 墨客未曾間斷過。

1998年3月左右,當時的第六任住持江張仁居士年事已高,雖曾多次考慮繼承問題,惟家人皆無接手意願,遂有尋找外來住持的想法,經過多次努力,終於邀得法鼓山 的聖嚴法師晉山,並於1999年1月22日接棒成為第七任住持。

法 鼓山志業進駐之後,雖然對於禪宗法脈之維持頗有貢獻,但是對於古蹟的脆弱與珍貴顯然認知不足,是以在古建築裡多所更動,其中頗具歷史意義的大殿兩側男女眾 客廳,原有的三合土地坪竟被蓋上了切割整齊的觀音山 石,前院頗具古意的草坪也鋪上石材,種種作為使得齋明寺 的歷史真味一度岌岌可危,幸好法鼓山 諸眾及時警 覺,加上前任住持的女兒江金曄居士的堅持,遂有還原古寺原貌並興建新護龍與新禪堂之想法。

我們並非本案的第一任建築師,在我們來到之前,本案已然經歷至少二任建築師之手,未成案的原因不明,然而法鼓山 建設工程處於2004年底重新檢視所有提案時,確實多所猶豫,對於古寺週邊空地的增建工程,咸認應該尋找新的觀點,這個轉折也給了我們提供想法的機會。

初 次拜訪齋明寺 時,確實可以感受到該寺小巧且順勢而建的特質,在看過全區測量圖之後,這種印象更加深刻,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齋明寺 與萃靈塔的屋脊線,幾乎 皆與所在位置的等高線平行,顯然前人興築之時,並未過度破壞原始地貌,是以這兩個不同年代興建的建築物,順著地形自然呈現約45度的夾角,然而之前的設計 提案,大多將現有大殿的中軸線奉為圭臬,直接據以發展成矩形院落,套入不算方整的地形之後,新建築與邊坡明顯呈現緊張氣氛,而非齋明寺 原本具有的小巧與從 容,也無法跟萃靈塔繼續產生對話關係。

所以在進行全區配置時,我們先利用兩個主要屋脊的延伸線交點作為圓心,以此得到新禪堂的屋脊線, 並順勢將新護龍沿著邊坡退縮設置,很快就得到一個弧形的配置方案,感覺非常簡單扼要,功能與量體也非常合理,然而這樣的配置畢竟與之前的提案大異其趣,讓 我們一度非常猶豫,因為不管多麼的順應地形或是多麼的具有數學邏輯,法鼓山 的僧眾能夠接受嗎?他們會同意在這裡設置一個弧形的護龍嗎?沒想到在令人揣測不 安的第一次會議中,這個提案竟然通過了,包含聖嚴法師在內的與會人員,幾乎都認同了我們的觀點,這種順利更加鞏固了我們原本的信念:此處的新建築應該扮演 背景的角色。

法鼓山 賦予我們相當的設計自由度,然而我們也沒打算把這裡當作形式操練場,從一開始我們就非常清楚,這裡最該小心的,是尺 度與新舊關係,外觀與造型只是處理完所有重要議題之後的自然結果,所以在後續的發展中,除了滿足僧團的空間需求外,我們一直試圖在三合院與陡峭邊坡之間找 出一個合理的緩衝空間,讓老建築的小巧與精緻繼續存在,新建築則盡量以單純與低調的背景量體出現,因此在面對三合院側,我們設置了高度均一的屋簷與長廊, 廊側設有寬度均一的遮陽板兼視線障板,而面對山谷側的建築量體則順應邊坡形狀以及空間機能而深度不一,使得屋脊的位置與高度也跟著改變,如此一來,新護龍 的屋脊即使高達10米也不會被輕易發現,重返齋明寺 的遊客也許較能適應,基於同樣的理由,在處理現有植栽時,我們也盡量調整建築量體以保留一些重要植栽, 尤其在設計新舊建築的連通廊時,為了避開一棵歷史悠久的龍眼木,還特別轉了幾個彎,只可惜龍眼木在施工期間被業主逕行移走,徒留彎廊讓人納悶。

在 材料運用上,為了保持整體的素樸以及「裡外如一」的質感,本案的外牆以清水混凝土為主,並大量採用5cm寬之杉木清水模板,而非一般常見的芬蘭板,因為兩 者的質感截然不同,前者的「拙氣」與後者的「工整」相較,有著類似鄉村與都會的氛圍差別,初期的試築結果證明了這種感覺。本案的清水外牆不作化妝,唯一處 理的只有蜂窩較劇之處的水泥填補,雖然營造廠施作清水混凝土的經驗確實不足,我們終究決定即便色差嚴重之處也不作修飾。屋頂材料的選擇過程則較為「艱 辛」,為了延伸牆面的「拙氣」,在施工圖繪製階段,我們特別設計了一種以金屬夾具固定的鑽泥板屋頂系統,這種系統的面板更換容易,而且屋簷會逐漸「模糊 化」,亦即鑽泥板邊緣的木絲黏著劑(水泥)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剝落,最後會出現類似茅草屋簷的效果,但是完全不影響屋頂防水及排水的功能,可惜後來被迫 改成現有的銅板折襟蒙皮系統,算是本案較大的遺憾之一。

整個設計過程中,最值得懷念的要算是屋頂形式的「討論」過程。
由 於大溪齋明寺 的性質較為特殊,與法鼓山 的其他分院相比,我常戲稱齋明寺 是「加盟店」,然而聖嚴師父對於這個在1999年加入法鼓山 系統的分院並無二心,甚 至還抱病參加了多次設計會議,所以本案的配置定案得很快,幾乎是第一次簡報之後雛型就已完成,而聖嚴師父對於整體的構思也很肯定,除了我們一開始設計的 「單斜式屋頂」之外,因為根據他對中國建築的認知,屋頂斜面數量的多寡,決定的了建築物的重要性,這點不難理解,因為屋面坡向越多施工就越複雜,如果不是 重要的建築物,當然不需這樣做,反推回來,在齋明寺 採用單斜式屋頂,會不會導致一種「齋明寺 比較不重要」或「加盟店比較不重要」的錯誤印象?其實當初採用 單斜式屋頂的出發點,只是為了將面對古蹟側的屋簷刻意壓低,讓另一側的屋簷抬高以面對開闊的山谷,對於聖嚴師父的「微弱」擔憂,本來不以為意,因為聖嚴師 父並未堅持他的意見,甚至連會議紀錄上都未曾記載,但是隨著設計的進展,我們確實察覺了一些問題,包含西曬問題、造價問題,以及與齋明寺 現有兩披水硬山屋 頂的協調問題等,所以在某次設計會議時,我們主動把單斜式屋頂改為兩披水斜屋頂,當時只能依靠小麥克風跟我們對談的聖嚴師父微笑不語,最後只簡單的說了: 「這樣也很好。」

全心投入本案的這幾年,很像在作減法,尤其是構思設計的時候,我們盡力把心中的許多東西拿掉,那些設計人一輩子都放不 下的東西,如果真的還有很多沒丟乾淨,就只能怪自己的功力不夠,只可惜在落成之後不久,寺方立刻雇工在志工宿舍裡面加蓋了一個極為粗糙的夾層,雖然外觀看 不出來,但是心態令人不解,事實上齋明寺 增建的面積多達千餘坪,在增加這麼多面積之前的好幾年間都已經足堪使用了,不知為何在完工之後還會有這種「永遠少 一間」的行為?這種「入世之人努力節制,出世之人卻老嫌不足」的詭異場景,讓我難過許久,我還依稀記得當年聖嚴師父要求本案應該「蓋少一點,蓋低一點,活 動多辦一點就好,以次數取代大空間的設置」,所以此處才會出現27.83%的超低容積率(包含舊建築),只是當年那種與會人士率皆欣然同意的低調共識,至 此突然化為夢幻泡影,難道真應了金剛經裡的偈語?還是說不管修行多久,畢竟我們都只是凡夫俗子?哲人已杳,即便在世,又何嘗會有答案?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馬祖戰爭和平紀念園區主題館

undefined

引用:http://www.matsu-nsa.gov.tw/User/Attraction-Content.aspx?a=402&l=1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 主題館在99年03月29日正式揭牌,本館坐落於北竿戰爭和平紀念園區內,位處大沃山12據點處,天氣晴朗時,遠眺大陸海岸線,相對於對立時代的緊張氣氛,更能與「戰爭和平」主題相異其趣。

• 該館以「感動‧回憶」為主題,分成:緣起、軍事沿革大事紀、軍用品展示區、軍民生態文化等展區,透過文字及影像,這些關於馬祖長達近半世紀軍管時期,軍方與民間共同走過的歲月,在主題館內歷歷重現,讓參觀民眾遙想當年,戰地居民的蓽路藍縷。

• 配合戰爭和平紀念公園 主題館開幕,馬管處除邀請當年曾在馬祖開鑿坑道的「北海真英雄」們回訪,特於館內播放「戰時回憶─馬祖老影片」。軍管時期,民眾無法持有相機,僅軍方能拍照與攝影,故此時的影像紀錄,顯得彌足珍貴。觀者透過影片,回顧軍民真實生活,更揭開戰地政務下的神秘面紗。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 ,不僅是全台首座以「戰爭與和平」、「感動與回憶」為主題的博物園區,穿梭在昔日據點中,並藉由實體與文史資料的展示,達到全民國防、寓教於樂的效果。

以彩色石磚堆砌為外牆,如迷彩的野戰服,又如碉堡的造型厚實,圓弧的和緩,線條的直飛天際,都代表著戰爭與和平。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圖片來自網路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
晨陽設計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enyang/ 

arrow
arrow

    chenyang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