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宜蘭縣員山鄉一棟70年老宅,經社區動員重建後,逐漸恢復原有樣貌。 記者吳佩旻/攝影

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
70年黃姓老宅
長年無人居住
變得破舊不堪
社區發展協會主動
幫忙將屋瓦重鋪
留下具有時代記憶晒稻穀廣場
讓老屋恢復生氣
未來將做為社區營造據點
老房子成深耕在地的重要基地
一磚一瓦都在訴說故事
每一棟建物不同的時代背景
像是紅磚瓦砌成的
從最簡單的「一條龍」
到多院多護龍的「大厝」
讓人看見傳統宅第
有許多的格局設計


引用: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2260002?from=udn_ch2cate6641sub7328_pulldownmenu

 

2017-02-02 02:29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宜蘭縣報導

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一間70年黃姓老宅,長年無人居住,變得破舊不堪,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主動幫忙將屋瓦重鋪,並留下具有時代記憶的晒稻穀廣場,讓老屋恢復生氣,未來將做為社區營造據點,讓老房子成為深耕在地的重要基地。


「一磚一瓦都是故事!」84歲黃楊阿菊阿嬤說,她在此居住10餘年,老房子內充滿了家族的回憶,鼎盛時期曾有5個家庭入住,綿延三代人丁,但歷經時代變遷,兒孫各自成家,老一輩也搬離原宅,房子空了20多年沒人住,希望開放給社區使用,把早期的人情味與熱鬧回憶找回來。

協會理事長陳聰文表示,古厝保留了早期農業家庭特有的曬穀埕,且每一棟建物都可看出不同的時代背景,像是紅磚瓦砌成的、從最簡單的「一條龍」,到多院多護龍的「大厝」,讓人看見傳統宅第的格局有許多形式,按照規模也可看出家族的繁衍狀況、經濟能力以及聲望等,相當具有價值。


未來老宅後方空地將作為養雞場以及堆肥空間,因結頭份社區主要盛產竹筍及稻米,每年竹筍換苗,居民砍掉老枝焚燒,用途狹隘且汙染空氣,協會改以更環保的方式,讓「堆肥變黃金」。
社居居民以傳統甕窯煙燻製作臘肉,將甘蔗放入窯中慢烤,天然的甘甜香附著在臘肉上,讓人一吃難忘,未來社區營造也要把這好味道推廣出去。69歲黃陸雲說,這是她「細漢時陣吃過的味道」,盼能繼續透過古法製作,將懷念的古早味傳承下去。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

arrow
arrow

    chenyang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