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大昌帆布行主人王復昌(右)、陳美蓉(左)夫婦客製化帆布產品,大受消費者青睞。 記者范振和/攝影

帆布早期用來蓋稻穀玉米
也用來當成卡車載瀝青
砂石使用的蓋布
老婆婆手巧
閒暇會拿帆布創作
傳承技藝給下一代
年輕的兒媳有創意
帆布種類很多
有防水不防水塑膠等3大類
除了擋風避雨
陳美蓉想出更多作法
在喜宴農業商業等用途中
讓帆布用途更多元
呈現質樸美感
獨一無二
實用兼藝術的另類產品

引用: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2236579?from=udn_ch2cate6641sub7328_pulldownmenu

2017-01-18 03:46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客人是設計師,我就是偶爾提供建言的執行者而已!」花蓮市大昌帆布女主人陳美蓉運用普通的帆布,為客戶客製化所需求的物件,造型包羅萬象,頗獲好評,最近入選縣文化局扶植的傳統產業。


不論是背包、床緣病歷卡、電力公司攀電線杆的圓筒或鐵路局道班工人用的工具袋等,只要客戶提供構想或需求,陳美蓉都能完成,成了獨一無二的實用兼藝術的另類產品。


帆布種類很多,有防水、不防水、塑膠等3大類,除了擋風避雨,陳美蓉想出更多作法,在喜宴、農業、商業等用途中,讓帆布用途更多元,呈現質樸美感。


陳美蓉說,帆布早期用來蓋稻穀、玉米,也用來當成卡車載瀝青、砂石使用的蓋布,婆婆引領先生王復昌進入帆布行業,先生18歲就跟著婆婆學習,由於婆婆手巧,閒暇會拿帆布創作,成了先生傳承技藝的來源。


「結婚34年來,我們全家就是靠製作帆布收入,維持生計。」陳美蓉指出,未婚前,她是做衣服的,有裁縫的底子,因而讓帆布產品多元化,她一點就通,當初客製作產品,品項不多,最近經文化局輔導後,更多變化,以前只有帆布單一顏色,如今會利用色彩織活潑化帆布物件。


原本她與王復昌在花蓮市中山路營業,去年認為應該過慢活日子,搬到福建街後,昨天成立個人工作室,投身文創產業行列,不見得要賺多少,生活自在愜意就好了,「瀝青蓋布變成琴袋,不是很有意思嗎?」


陳美蓉是民生社區環保志工、福氣站志工,總認為可以用的東西能用就是福,於是客戶的拉鏈壞了,她修好後,對方一句讚美的話,就能讓她高興老半天。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

 

 

arrow
arrow

    chenyang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