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文章: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

常言:不要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讓台灣的學生輸在補習上,輸在父母的愛面子上。

每個小學生幾乎都要參與課後補習,小從在校的各科目,大到各種才藝,忙著補習那有空靜心下來思考。

就是有思考設計的機會,也在父母好面子不服輸之下,由父母完成。

在世界最棒大腦匯集的矽谷,現在最夯的中小學課程就是設計思考。

這個課程,讓孩子學習從同理心開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改變。


作者:賓靜蓀2016-06-01 親子天下雜誌 79期
設計思考並不是另一個被迫得去追趕的教育顯學,但它激勵每個人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並且用手、用腳去思考,做出改變。每動手一次,失敗一次,就離成功更近一點。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和所有的教育改革一樣,要塑造一個鼓勵創新的校園文化和課程內容,大人必須先相信、先改變。
鄰近史丹佛大學的迷你私校Keys School。校長、老師從改變親師懇談形式開始,一步步走向課程規劃。小二學生就完整練習用設計思考五步驟,解決教室問題,甚至拍攝影片,向家長線上募資,把解方做出來。
「我們需要會問問題的人,需要在前途未知的情況下還可以自我規劃管理的人。孩子在設計思考練習中,不斷製作原型、不斷失敗都是學習的機會,」校長艾羅娜•史考特(Alona Scott)強調。
在摸索、改變過程中,混亂是必然,因為這場「實驗」沒有前例可循,必須邊走調整修正。《親子天下》走訪的四所學校,常看到受訪老師、校長疲憊但堅定的眼神,連著名的可汗實驗學校都不例外。
才成立一年的學校,老師們為了三十五名七到十二歲孩子,每天都要調整,今年甚至換了一位校長。「大人得了『改變疲倦症候群』,」接待《親子天下》的公關、也是該校家長的碧勒(Jan Beeler)有點無奈的表示,「但一切都是希望孩子更安定,學得更好。」
設計思考整個過程需要時間,急不得,成果可能也無法量化。家長的支持對老師的堅定改變,有安定的效果。
台灣爸爸簡旭霆家住灣區教育競爭最激烈的帕羅奧圖市(Palo Alto),他把女兒送到重視全人教育的Keys School。小四藝術課結合歷史、音樂、美術,先閱讀作曲家穆索斯基紀念畫家好友、譜出「展覽會之畫」的故事,再兩兩一組,聽音樂作畫、看畫作曲,簡旭霆邊滑手機、邊秀出女兒作品說,「我真的很感動,孩子可以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史丹佛上過設計思考課的他確信,這樣的課程練習將心比心,跨界實作,比光重升學成績的教育好太多。
推動設計思考,必須改變很多舊習慣。台大電機系教授簡韶逸是第一批被派到史丹佛學習的老師之一,他最佩服美國學生在腦力激盪時,隨便一下就拋出三十個點子,但台灣學生只勉強擠得出十個,「因為我們太習慣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標準答案。」
設計思考不是魔法棒,無法揮一下就解決所有教育難題,但透過這個創意萬花筒,看見教育的可能。每個人都能鍛鍊出創意自信,改變自己,改變世界。
設計思考從同理心出發, 鼓勵跨領域合作、發想、動手做, 培養用創新方式解決問題的軟實力。

arrow
arrow

    chenyang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