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姚仁喜 

姚仁喜(1951年12月6日-),台灣建築師,出生於台北市 東海大學 建築系學士(1975年畢業)、柏克萊加州大學建築碩士(1978年畢業)[1]。姚仁喜在1985年時成立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姚仁喜〡大元建築工場」,在台北與上海分別設有辦公室。姚仁喜的作品大都位於亞太地區,但也有少數座落在美國、歐洲與非洲等地的作品,除了常見的住宅建築外,也經常涉獵包括辦公大樓及車站、學校與博物館等公共建築,代表作品有蘭陽博物館 、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等。 

台灣高速鐵路新竹站

作為大新竹地區的交通樞紐
除滿足運輸功能外
也扮演都會區大門的角色
設計以流線型屋頂表現
新竹“鳳”的意象
呼應高鐵的速度感特質
並融合客家園樓的造型
塑造出賦有地方特色的地標建築
車站最顯著的特徵為一輕巧覆蓋於軌道
及橢圓形站提之上的曲面屋頂
車站主體為一對稱配置的橢圓形體量
導取自園樓的意象
大廳內有兩道孤牆
分別有藝術家以“傳統”和“未來”
為主體的設計裝置
橫跨於大廳中央的玻璃空橋
是同時觀賞兩道主題牆的走廊
也是傳統與未來連結的象徵
以覆蓋於軌道及橢圓形
車站的大片平行四邊形曲面屋頂
作為空間焦點的營造
而整座大屋頂又巧妙地
由輕盈的空間桁架所支撐
龐大量體與輕巧接頭
最終卻戲劇性地落在
巨型混凝土柱腳作為錨定
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對比形式的鋪陳

蘭陽博物館

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單面山
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
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
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
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
由土地中成長茁壯並和地景融合
在建築實量體的外牆
將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中
春夏秋冬四篇樂章的音符
以多重質感的石材轉化為音符
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個實體外牆
呈現蘭陽大地的四季農田地景
好似動態的音樂歌頌
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
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
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
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
形成深淺色澤不一
寬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
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
保留最大面積溼地生態公園維持既有生態
蘭陽博物館以建築作為公共藝術
運用藝術手法介入空間
以「四季組曲」為主題轉化蘭陽歷史
人文及地景特色成為藝術設計語彙
使建築融合於自然地景之中
成為山水丰姿的一部分

 

 

 

 

 

 

 

 

 

 

 

 

 

台灣高速鐵路新竹站

引用: http://www.archcy.com/focus/taiwan/d6f5f882db24b3a9

undefined

undefined

設計概念結合告訴鐵路的高科技意象與新竹的自然人文。

高速鐵路新竹站作為大新竹地區的交通樞紐,除滿足運輸功能外,也扮演都會區大門的角色。設計者以流線型屋頂表現新竹“鳳”的意象,呼應高鐵的速度感特質,並融合客家園樓的造型,塑造出賦有地方特色的地標建築。車站規劃為3層,地面層為車站大廳與商業空間,二、三層為候車區與月臺。

車站最顯著的特徵為一輕巧覆蓋於軌道及橢圓形站提之上的曲面屋頂,長、寬、高各位100M、70M、26M。為較少車站日照暴曬並緩和行人受新竹當地強風的影響,應用流體力學的大屋頂四邊形曲面。屋頂中央部分鏤空,以減輕列車告訴通過時造成的“活塞效應”。

車站主體為一對稱配置的橢圓形體量,領導取自園樓的意象。大廳內有兩道孤牆,分別有藝術家以“傳統”和“未來”為主體的設計裝置,橫跨於大廳中央的玻璃空橋是同時觀賞兩道主題牆的走廊,也是傳統與未來連結的象徵。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姚仁喜設計重點,無疑是要掌握新竹科技產業與在地客家聚落的融合,他說:“意圖結合高鐵的科技與新竹的自然環境兼具地方性與全球性的需求”並以覆蓋於軌道及橢圓形車站的大片平行四邊形曲面屋頂,作為空間焦點的營造,而整座大屋頂又巧妙地由輕盈的空間桁架所支撐,龐大量體與輕巧接頭,最終卻戲劇性地落在巨型混凝土柱腳作為錨定,讓人深刻地感受到對比形式的鋪陳。

如風的頂棚,是在觀看雲門舞集演出時,姚仁喜隨手以名片捏折出的流線。

2002年姚仁喜代表臺灣參加第八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高鐵新竹站輻射出的延伸意象去詮釋“2050願景臺灣”的臺灣館主題,可惜並未獲獎,該屆由荷蘭榮獲最佳國家館獎項。

undefined

蘭陽博物館

undefined

引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9C%E8%98%AD%E7%B8%A3%E7%AB%8B%E8%98%AD%E9%99%BD%E5%8D%9A%E7%89%A9%E9%A4%A8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Lanyang Museum)是位於台灣宜蘭縣頭城鎮的博物館,隸屬宜蘭縣政府 文化局。

1989年時宜蘭當地人提出成立「開蘭博物館」的構想。1992年12月宜蘭縣政府 決定成立「蘭陽博物館 」,並將館址選在頭城鎮烏石港 區。1999年3月20日成立「蘭陽博物館 籌備處」。2004年8月開工建造。2010年5月18日開始第一階段試營運,同年6月25日第二階段試營運、10月16日正式開館。

蘭陽博物館 的建築是以頭城鎮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地貌特徵單面山為基礎設計,設計者是建築師姚仁喜。該建築獲得第七屆「遠東建築獎」台灣地區傑出獎、「2010台灣建築獎」首獎等獎項。姚仁喜則以蘭陽博物館 主建築獲得「2012國際建築獎」。

undefined

引用: http://www.lym.gov.tw/ch/About/architecture.asp

建築景觀-從土地長出的單面山

一、獨特的單面山造型
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由土地中成長茁壯,並和地景融合。

二、以四季音符襯托律動立面
自高空俯瞰蘭陽大地,有著大小不同、顏色深淺與質感不一的田野方塊,這些方塊也隨天色與四季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與風情。因此,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主旋律,在建築實量體的外牆,將協奏曲中「春」、「夏」、「秋」、「冬」四篇樂章的音符,以多重質感的石材轉化為音符,依序排列至建築主體的四個實體外牆上,呈現蘭陽大地的四季農田地景,好似動態的音樂歌頌。

三、單面山的節理
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更是仿效建築造型單面山的岩石節理,與屋頂20度平行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使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形成深淺色澤不一、寬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試圖反映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

四、與環境共生
顧及烏石礁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本著「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的核心精神,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集中配置於基地西北側之區域,保留最大面積的溼地生態公園,維持既有生態。

五、建築作為公共藝術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博物館建築除了造型與單面山呼應外,也將流動的音樂,凝結成建築藝術的美學篇章。蘭陽博物館 以建築作為公共藝術,運用藝術手法介入空間,以「四季組曲」為主題,轉化蘭陽歷史、人文及地景特色成為藝術設計語彙,使建築融合於自然地景之中,成為山水丰姿的一部分。藝術與環境產生了對話,透過富含詩意及人文品味之思維與質感,呈顯出烏石港 的歷史紋理,使藝術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圖文:來自網路

晨陽設計官網:www.chen-yang.com.tw
晨陽設計隨意窩:http://blog.xuite.net/chenyang168/DECO
晨陽設計痞客邦:http://chenyang168.pixnet.net/blog
晨陽設計新浪微博:http://weibo.com/ChenYangGroup
晨陽設計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henyang/ 

 

arrow
arrow

    chenyang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